2020年1月20日 星期一

2020 01 20 左永安顧問 台北 星期一 晚安 日前參加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109年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實施計畫」北基宜花金馬 評核指標共識研習 TTQS啟動了 另與台灣亞洲葡萄酒學會會長 討論侍酒師訓練相關事宜.有趣.2020大小人力提升計畫年後審查及輔導也要展開 區塊鍊 AI大數據工業4.0 哈佛個案 精準訓練 職能基準 職能導向課程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台北左府(無極)鳳清道德宮 中華網紅協會 台大 台師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專案管理 TTQS ICAP PMP WINE 社團法人中華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協會

2020 01 20 左永安顧問 台北 星期一 晚安 日前參加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109年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實施計畫」北基宜花金馬 評核指標共識研習 TTQS啟動了 另與台灣亞洲葡萄酒學會會長 討論侍酒師訓練相關事宜.有趣.2020大小人力提升計畫年後審查及輔導也要展開 區塊鍊 AI大數據工業4.0 哈佛個案 精準訓練 職能基準 職能導向課程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台北左府(無極)鳳清道德宮 中華網紅協會 台大 台師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專案管理 TTQS ICAP PMP WINE 社團法人中華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協會


2020 01 20 左永安顧問 台北 星期一 晚安 日前參加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109年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實施計畫」北基宜花金馬 評核指標共識研習 TTQS啟動了 另與台灣亞洲葡萄酒學會會長 討論侍酒師訓練相關事宜.有趣.2020大小人力提升計畫年後審查及輔導也要展開 區塊鍊 AI大數據工業4.0 哈佛個案 精準訓練 職能基準 職能導向課程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台北左府(無極)鳳清道德宮 中華網紅協會 台大 台師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專案管理 TTQS ICAP PMP WINE 社團法人中華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協會


台北 星期一 晚安 日前參加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109年人才發展品質管理系統實施計畫」

北基宜花金馬 評核指標共識研習 TTQS啟動了 另與台灣亞洲葡萄酒學會會長 

討論侍酒師訓練相關事宜.有趣.2020大小人力提升計畫年後審查及輔導也要展開










2019年12月12日 星期四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每年固定發佈年度全球市值百大企業排名,上週最新報告(PwC’s Global Top 100)出爐(統計至2019年3月底止),除微軟擠下稱霸7年全球市值龍頭的蘋果受關注,Salesforce.com跟Eli Lilly應該是最值得矚目的兩家黑馬企業。十年前投資Netflix,財富增加6081% 資誠年度報告中,新進入百強的企業還有Airbus(空巴)、Costco、Paypal、沙國工業Saudi Basic Industries Corp、Softbank Group(軟銀)、塔塔顧問(Tata Consultancy)、生物科技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賽默飛世爾科技)。市值金額淨增加最高的以Amazon為首,搭上電商浪潮,十年來Amazon市值大增8,430億美元,其次依序是Apple(蘋果)、Microsoft(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騰訊(Tencent)、Berkshire Hathaway(波克夏海瑟威)、Facebook、阿里巴巴(Alibaba)、Visa及JP Morgan。


2019.08.19 by 
 王郁倫
Salesforce
2019年資誠全球百大市值企業榜單中,除微軟數位轉型成雲服務大成功,擠下連續七年稱霸的蘋果奪市值王,20年來併購60次的數據雲服務公司Salesforce及胰島素開發商Eli Lilly,可以說是最該關注的新銳。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每年固定發佈年度全球市值百大企業排名,上週最新報告(PwC’s Global Top 100)出爐(統計至2019年3月底止),除微軟擠下稱霸7年全球市值龍頭的蘋果受關注,Salesforce.com跟Eli Lilly應該是最值得矚目的兩家黑馬企業。

Salesforce與Eli Lilly為何受矚目?

以雲端數據服務為訴求的Salesforce首度進榜,排名第70名,也是新進榜企業中市值最大的科技股,今年市值來到1,220億美元,年增43%,而醫療相關的Eli Lilly則是重返百大榜單,新進榜市值第一,排名百大中第61名,市值一年來成長59%,來到1,340億美元。
 
Salesforce最近剛完成兩起併購,過去20年發動過60起以上收購,轉型雲服務商
Salesforce
新進入榜單的企業中,不少來自健康醫療產業,如AstraZeneca、Eli Lilly、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等,預告了全球對醫療跟健康科技需求強勁的趨勢。
Eli Lilly是一家美國製藥企業,除是最大的精神科藥物供應商,也針對糖尿病開發胰島素。
胰島素已是慢性病糖尿病患者必要採購物,但這個藥品過去價格翻增數倍,根據新聞報導,Eli Lilly的胰島素Humalog每劑售價從2001年35美元,大幅竄升至2015年的325美元,售價大增8.25倍。 
胰島素費用過高,甚至曾引發患者放棄治療死亡的社會事件,這也引發關注,為此Eli Lilly在今年3月宣佈,推出一款售價只要原先胰島素Humalog價格一半的Lispro藥品。
 
糖尿病患者必須穩定血糖,胰島素價格卻在過去十幾年大漲
shutterstock
Salesforce以客戶關係管理服務起家,轉型雲服務商後,今年連連展開併購,剛宣佈買下以色列ClickSoftware公司,併購金額13.5億美元,這個公司主要做外地員工的雲端管理,可以讓現場服務管理(FSM)更為精實,而這次的併購動作前,Salesforce才以157億美元天價併購視覺化數據分析公司Tableau,累計起來,Salesforce已經出手60起收購案,部分分析師認為,過去Salesforce就是靠併購保持成長的。(Google、Salesforce接連高價收購,數據分析為何成為了巨頭的「核武器」?)

十年前投資Netflix,財富增加6081%

資誠年度報告中,新進入百強的企業還有Airbus(空巴)、Costco、Paypal、沙國工業Saudi Basic Industries Corp、Softbank Group(軟銀)、塔塔顧問(Tata Consultancy)、生物科技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賽默飛世爾科技)。
統計2019年全球百大企業總市值為21兆美元,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但成長速度趨緩,在貿易戰干擾下,去年百強市值增幅15%,今年則只有約5%,總金額增加1兆400億美元。
不過將時間拉長來看,過去十年(2009年至2019年),百大市值企業榜單中屹立不搖的,只有53家,有人離開,就有新進入者,這十年間總計有67家新企業入榜,只不過,今年要入榜百大的企業市值門檻是990億美元,這已是十年前的2.5倍,難度越來越高。
 
Netflix經營線上業務,投資人若十年前就持有股票,現在身價翻揚
36kr
過去十年間,市值金額淨增加最高的以Amazon為首,搭上電商浪潮,十年來Amazon市值大增8,430億美元,其次依序是Apple(蘋果)、Microsoft(微軟)、Google母公司Alphabet、騰訊(Tencent)、Berkshire Hathaway(波克夏海瑟威)、Facebook、阿里巴巴(Alibaba)、Visa及JP Morgan。
不過若比淨額增加,就容易忽略後起之秀的爆發力,報告也獨立分析過去十年間,市值成長動能(百分比)增加最快的前十大企業,也就是說,十年前就投資這些企業的話,投資人的資產成長是倍數的增幅。
這十大黑馬分別是:Netflix(網飛)、騰訊、雲端數據公司Salesforce、Amazon、Nvidia(輝達)、美國化學工業企業DowDuPont(陶氏杜邦)、南非媒體集團Naspers(納斯帕斯)、影像軟體公司Adobe、Mastercard、Airbus(空巴),其中Netflix在2009年市值僅30億美元,到今年市值大增6081%,來到1,560億美元,騰訊市值也十年內飛奔3187%,Salesforce市值增2973%。(7部影劇見證Netflix的王者之路,你看過幾部?)
台灣唯一進榜的企業為台積電(TSMC),今年以市值2,060億美元排行第37名(去年第23名),市值比去年減少140億美元,減幅6.3%。
不過單論新進入百大榜單的新人來說,市值增加百分比最高的是健康照護類的Eli Lilly,成長59%最高,其次是Merck&Co,Salesforce增幅也有43%,百年老牌Walt Disney(迪士尼)在數位轉型下,市值一年來也大增32%。
各區域經濟表現也牽動百強企業市值表現,今年美國共有54家企業入榜,家數與去年相同,企業總市值約13.3兆美元,占全球百大企業市值63%,較去年增加1.1兆美元(增幅9%),過去十年來,美國企業的占比也是一路成長,2009年時只有45家,今年來到54家。
而歐洲市場是百強市值下跌幅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受到英國脫歐等區域經濟動盪衝擊,2018年仍有27%百強占比,但到今年只剩下15%,今年有20家企業入榜,較去年減少3家。
大中華區(包含中國、香港、台灣)是第二大區域,共有15家企業進榜,市值佔全球百大企業比率較去年減少4%,主要受到貿易局勢的不確定性及其對當地市場信心的影響,英國有6家企業排名第三。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營運長梁華玲表示,雖然美國仍然是全球市值百大企業榜中的強國,但中國、印度和其他發展中市場的貢獻將會越來越大。
例如,受惠於印度強勁的內需市場,相隔10年重返百大,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和塔塔顧問(Tata Consultancy)的市值皆有大幅度的成長,前者重返市值百強榜,後者則是今年首度入榜。
沙烏地阿拉伯企業Saudi Basic Industries Corp,另外日本跟巴西也在崛起中。

微軟打下連續七年龍頭蘋果,蘋果的世代結束?

2019年全球前十大市值企業由科技業及電子商務產業主導,依序為微軟(Microsoft)、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Alphabet(Google母公司)、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Facebook、阿里巴巴(Alibaba)、騰訊(Tencent)、嬌生(Johnson & Johnson)、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2019年有326家獨角獸
資誠
微軟今年擠下蘋果,奪下全球市值最大企業的寶座,終結蘋果連續7年(2012~2018年)獨佔市值龍頭的保持紀錄,微軟過去一年來市值增加2,020億美元,增幅29%,來到9,050億美元,主要受惠於微軟成功轉型為雲端運算公司。
第二名的蘋果市值為8,960億美元,過去一年市值增加5%,僅追平全球百大企業市值的增速,受到新品開發創新度不高,手機市場成長趨緩拖累明顯,重返前10強的是Exxon Mobile,擠下的是去年的JP Morgan。

全球獨角獸326家,抖音之母為首

全球總計有326家獨角獸,其中美國156家,中國91家,歐洲26家,單一市值最大的獨角獸是抖音的母公司「北京字節跳動科技公司」(ByteDance),估值為750億美元,取代去年Uber。
2019年新擠入前百大企業市值榜單的獨角獸,總計22家,美國包括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公司Automation Anywhere、密碼貨幣支付新創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大數據公司Confluent、遊戲軟體開發商Epic Games、跨境物流商Flexport、共享滑板車Lime、金融科技新創Plaid Technologies、再生醫療Samumed、牙齒矯正SmileDirectClub、行動支付新創Toast。
 
微軟超越蘋果,成為2019年市值龍頭企業
資誠
大中華區擠入百大獨角獸有比特大陸(Bitmain)、人臉辨識雲從科技(Cloudwalk)、自行車共享平台哈囉出行(Hello TransTech)、中國貨運集團滿幫集團(Manbang Group)、醫藥公司復宏漢霖(Shanghai Henlius)、電動車小鵬汽車(Xpeng Motors)、游俠汽車(Youxia Motors),其他包括韓國Bluehole(藍洞)、Woowa Brothers,印度Oyo Rooms、Tokopedia、瑞士的Roivant Sciences。
全球百大獨角獸企業的估值成長6%,來到8,150億美元,將近半數(48家)獨角獸來自美國(估值4,340億美元),大中華區則占了31家(估值2,570億美元)。
在產業方面,今年科技業持續領先金融業,以56,910億美元再度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產業;金融業以37,960億美元居於第二,較去年同期減少3%;生技產業爬升至第三名,市值約27,290億美元,較去年成長15%,表現相對亮眼。
責任編輯:蕭閔云

2019全球市值百大企業排名分析報告2019年全球百大企業總市值為21兆美元,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但成長速度趨緩,去年增幅15%,今年則只有約5%(增加10,400億美元)。

背景

《2019全球市值百大企業排名》報告(PwC’s Global Top 100)分析各企業於2018年3月31日至2019年3月31日之市值變化,計價貨幣為美元,排名不考量匯率差異,資料來源為Bloomberg。

五大發現

一、全球企業市值成長速度趨緩

2019年全球百大企業總市值為21兆美元,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但成長速度趨緩,去年增幅15%,今年則只有約5%(增加10,400億美元)。

二、美國企業表現亮眼

今年美國共有54家企業入榜,家數與去年相同,企業總市值約13.3兆美元,占全球百大企業市值63%,較去年增加1.1兆美元(增幅9%),主因是美國擁有強健的經濟環境。

三、大中華區企業受貿易局勢影響

大中華區(包含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共有15家企業進榜,市值佔全球百大企業比率較去年減少4%,主要受到貿易局勢的不確定性及其對當地市場信心的影響。
台灣唯一進榜的企業為台積電(TSMC),今年以市值2,060億美元排行第37名(去年第23名),市值比去年減少140億美元,減幅6.3%。

四、歐洲企業受地緣政治影響

歐洲今年有20家企業入榜,較去年減少3家,其市值佔全球百大企業比率較去年減少5%,主要受到英國脫歐的不確定等地緣政治影響。

五、大中華區獨角獸為未來之星

全球百大獨角獸企業的估值成長6%,來到8,150億美元,大中華區占了31家(估值2,570億美元);獨角獸是未來IPO或企業併購的重要來源,未來全球市值百強可望有更多來自大中華區的企業。 

2019 12 12 左永安顧問 2019年以來全球各地銀行宣布裁員總數達到約73400人,其中86%來自歐洲等負利率地區。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宣布裁員約 1,500人 未來十年,華爾街和銀行業的就業機會可能減少約 20 萬個,視為美國銀行業史上最大的裁員潮。區塊鍊 工業4.0 哈佛個案 精準訓練 職能基準 職能導向課程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台北左府(無極)鳳清道德宮 中華網紅協會 台大 台師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專案管理 TTQS ICAP PMP WINE 社團法人中華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協會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宣布裁員約 1,500人,主要是技術和營運部門,但當中還包括銷售、交易及研究部門的高層,裁員人數占員工總數 2% 以上,裁員將偏​​向技術和行政營運人員。花旗集團也在 7 月開始裁員,歐洲銀行也在裁員,如德意志銀行計劃到 2022 年業務部門將裁員 18,000 人。據 IHS Markit 預測,到 2030 年,引入人工智慧可能會影響美國約 130 萬名銀行員工和英國 50 萬名銀行員工,受裁員和調動影響的銀行工作人員包括銀行出納員、客戶服務代表、貸款訪問員和貸款文員、財務經理、合規官和貸款官。摩根士丹利是12月首家啟動裁員計劃的知名銀行。今年以來,包括滙豐、巴克萊、法興銀行、花旗和德銀等國際知名投行紛紛宣布裁員。


2019 12 12 左永安顧問 2019年以來全球各地銀行宣布裁員總數達到約73400人,其中86%來自歐洲等負利率地區。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宣布裁員約 1,500人 未來十年,華爾街和銀行業的就業機會可能減少約 20 萬個,視為美國銀行業史上最大的裁員潮。區塊鍊 工業4.0 哈佛個案 精準訓練 職能基準 職能導向課程 左記歐洲商行 安永經營管理顧問集團 台北左府(無極)鳳清道德宮 中華網紅協會 台大 台師大 EMBA 共通核心職能 專案管理 TTQS ICAP PMP WINE 社團法人中華中小企業經營輔導專家協會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宣布裁員約 1,500人,主要是技術和營運部門,但當中還包括銷售、交易及研究部門的高層,裁員人數占員工總數 2% 以上,裁員將偏​​向技術和行政營運人員。花旗集團也在 7 月開始裁員,歐洲銀行也在裁員,如德意志銀行計劃到 2022 年業務部門將裁員 18,000 人。據 IHS Markit 預測,到 2030 年,引入人工智慧可能會影響美國約 130 萬名銀行員工和英國 50 萬名銀行員工,受裁員和調動影響的銀行工作人員包括銀行出納員、客戶服務代表、貸款訪問員和貸款文員、財務經理、合規官和貸款官。摩根士丹利是12月首家啟動裁員計劃的知名銀行。今年以來,包括滙豐、巴克萊、法興銀行、花旗和德銀等國際知名投行紛紛宣布裁員。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12 月 11 日 11:02 

由於擔心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宣布裁員約 1,500人,主要是技術和營運部門,但當中還包括銷售、交易及研究部門的高層,裁員人數占員工總數 2% 以上,裁員將偏​​向技術和行政營運人員。
4 年前,摩根士丹利也裁員 1,200 名員工,但此次裁員情況不同,當時摩根士丹利是由於確定某些固定收益交易的營運將持續衰退,因此將固定收益部門裁員 1,200 個工作崗位。這次裁員最重的是摩根士丹利的技術和營運部門,不過,摩根士丹利並未減少技術上的投資,這次裁員部分反映的是一些任務已經可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取代。
大摩執行長高曼在2015年曾裁撤固定收益部門四分之一的員工,並脫手大部分大宗商品業務,一連串瘦身的努力已於最近展現成效。該部門去年進帳50億美元,上季交易營收成長21%。
營運壓力還是最主要原因。CNBC 分析指出,全球低利率、經濟成長緩慢和金融市場動盪消失等因素,讓華爾街公司面臨開支壓力,加上傳統的銀行工作正被人工智慧和其他新技術所破壞。花旗集團也在 7 月開始裁員,歐洲銀行也在裁員,如德意志銀行計劃到 2022 年業務部門將裁員 18,000 人。
隨著人工智慧和自動化等新技術的興起,金融服務業裁員潮才正要開始。據 IHS Markit 預測,到 2030 年,引入人工智慧可能會影響美國約 130 萬名銀行員工和英國 50 萬名銀行員工,受裁員和調動影響的銀行工作人員包括銀行出納員、客戶服務代表、貸款訪問員和貸款文員、財務經理、合規官和貸款官。如果這反映到全球所有國家,那麼在未來十年中,人工智慧技術的引入將影響數以千萬計的銀行和金融服務工作。
富國銀行認為,銀行每年技術支出為 1,500 億美元,超過任何其他行業,金融業同樣也面臨這些技術趨勢。報告預測,雖然技術會帶來新的工作職位,但是新增加的職位遠不及減少的職位,未來十年,華爾街和銀行業的就業機會可能減少約 20 萬個,視為美國銀行業史上最大的裁員潮。
中國銀行在近日發佈的《2020年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中指出,金融危機發生前的 10 年中,全球經濟平均增長率大約為 3.1%,而危機后10 年裡,平均增長率降至 2.5%。勞動生產率下降、人口老齡化、金融危機衝擊、地緣政局動蕩等因素擾動下,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經濟低增長局面很難發生根本性改觀。
伴隨經濟低增長的是低通脹、低利率(甚至是負利率),全球五大經濟體平均通貨膨脹率、央行基準利率、10 年期國債利率水平在兩個十年間平均下降了 1.1 個百分點、2.0 個百分點和 1.0 個百分點,在未來數年中預計仍將維持這種低通脹、低利率格局。
而銀行業的資產、業務發展與實體經濟增長、通脹和利率水平高度相關,上述變化將直接導致銀行業資產負債表增長緩慢、信用風險上升和利差收窄、收入增長率下行。
與此同時,過去 10 年中,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性加劇、流動頻繁,而高度的市場波動使得銀行業經營管理面臨的市場風險激增。
據悉,摩根士丹利是12月首家啟動裁員計劃的知名銀行。今年以來,包括滙豐、巴克萊、法興銀行、花旗和德銀等國際知名投行紛紛宣布裁員。
由於負利率以及當地經濟增速放緩,歐洲成為本次銀行業裁員的重災區,佔到銀行業總裁員人數的83%。除了歐洲,日本銀行業也同樣受到負利率的衝擊。
義大利最大銀行裁員8000人,關閉500家網點
  近日,歐洲最大銀行集團之一——義大利裕信銀行宣布將通過裁員8000人與關閉部分網點以節約10億歐元,應對當地經濟增長放緩和負利率環境。
  這家總部位於米蘭的銀行宣布了到2023年的新目標,並表示將通過派息和股票回購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股東回報。此次裁員相當於該行員工總數的9%以上,部分程度上將通過關閉該行旗下500家網點來實現。裕信銀行表示,其下一輪裁員將有助於消除10億歐元(合11.1億美元)的總支出。
  公開資料顯示,義大利裕信銀行(UniCredito Italiano)總部設在米蘭,是義大利最大的銀行集團之一,是1998年和1999年由義大利信貸(Credito Italiano)、CRT銀行(Banca CRT)、Cariverona、卡薩瑪卡(Cassamarca)和羅勞銀行 1473(Rolo Banca l473)等7家銀行合併而成。
  事實上,裕信銀行的動作已經「慢了一拍」,早在4個月前,德意志銀行一口氣計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8萬人,理由同樣是應對經濟增長放緩與負利率環境。
  據統計,2019年以來全球各地銀行宣布裁員總數達到約73400人,其中86%來自歐洲等負利率地區。
  巴克萊資本策略分析師Michael D。 Cohen向記者分析說:
  「事實上,負利率環境對銀行業最大的負面衝擊,就是存貸利差收益與經營利潤大幅縮水,導致銀行惜貸情緒日益濃厚,於是眾多銀行網點及員工變得多餘,直接促使銀行高層決定裁撤。」
  值得注意的是,負利率對銀行業大裁員的衝擊,早已在日本愈演愈烈。日本瑞穗金融集團已決定到2026年底削減1.9萬名員工與100個網點,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也計劃在今年底削減約5000人,三菱日聯銀行則決定在2023年削減逾1萬員工。
美國回購市場利率異動持續
  儘管美國尚未進入負利率,但美聯儲明年初持續降息的市場預期,卻令美國資本市場提前感受到「負利率」衝擊波提前降臨。
  Nathan Sheets向記者直言,9月以來美國回購市場隔夜拆借利率持續大幅波動,很大程度就是資本市場對美聯儲持續降息(基準利率向零下方逼近)預期升溫的「反應」。
  「儘管9月以來美聯儲因此投入千億美元流動性,但回購市場資金供需緊張與拆借利率趨漲的局面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他向記者透露。11月底美國回購市場隔夜拆借利率一度又上漲至5%左右。
  原因是美聯儲持續降息預期正令美國回購市場的結構性矛盾日益加劇,一方是資本供給方——大型銀行鑒於基準利率持續走低甚至逼近零下方,不願將資金存在美聯儲,而是選擇購買美國國債等資產博取更高回報,導致回購市場資金供給驟降;另一方是對沖基金等機構為了預防美聯儲持續降息進入負利率,不得不借入更多資金增強槓桿投資組合保證金儲備,令回購市場資金需求驟增;兩者一漲一跌,導致過去3個月美國回購市場隔夜拆借利率始終處於大幅波動狀況。
  美聯儲對此頗感「頭疼」。據美聯儲10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開始討論是否將公開市場操作投放資金作為一種常態化操作工具,以應對回購市場資金供需不平衡狀況。
  國際清算銀行發佈最新報告指出,在美聯儲基準利率趨於下降的情況下,這種結構性矛盾所引發的美國回購市場混亂,未必能在短期內解決。究其原因,只要美國銀行業預感到負利率日益臨近,也會效仿歐洲日本同行選擇惜貸,導致回購市場拆借利率持續趨於飆漲。
  Nathan Sheets指出:
  「現在我們最擔心的是,若美聯儲不得不因此持續投放QE資金以壓低市場利率,甚至迫於美國總統壓力不得不選擇負利率政策,都將會激發銀行惜貸情緒更加濃厚,最終整個金融市場有可能會陷入某種惡性循環,即銀行手裡錢越多,但越不願貸出去,由此整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會失效,令金融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產生質疑,進而引發各類金融資產估值的劇烈調整。」